晶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是指自然形成或者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主要形式)以单晶形式生长成的一种纤维,晶须的高度取向结构不仅使其具有高强度、高模量和高伸长率,而且还具有电、光、磁、介电、导电、超导电性质。晶须的强度远高于其他短切纤维,主要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用于制造高强度复合材料。
晶须是指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以单晶形式生长成的一种纤维,其直径非常小(微米数量级),不含有通常材料中存在的缺陷(晶界、位错、空穴等),其原子排列高度有序,因而其强度接近于完整晶体的理论值。由于用晶须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达到高强度的潜力,因此晶须的研究和开发受到了高度重视。虽然60年代已开发了近百种不同材料晶须的实验品,但是由于技术复杂,价格高昂,很少有实用价值。1975年从稻壳制备β-SiC晶须,为工业生产打开局面。80年代后实现了大规模生产SiC晶须,又开发了SiC晶须的金属基、陶瓷基、树脂基的复合材料,发展了Al2O3、Si3N4、K2O.6TiO2、TiN、TiB2、Zn-Ni等晶须新品种,晶须材料得到进一步发展。晶须除具有高强度性能外,具有保持高温强度的性能,高温时晶须比常用的高温合金强度损失少得多,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磁性、电性和光学性能,可开发为功能材料。晶须主要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剂,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构件和部件,在机械、汽车、化工、生物医学和日用工业中也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