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光伏、锂电等产品需求增长影响,纯碱市场上行,多家企业的利润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近日,远兴能源发布的2021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49亿元,同比增长57.81%;实现归母净利润49.51亿元,同比增长7171.11%。
此外,在纯碱板块中,和邦生物(603077.SH)、三友化工(600409.SH)等多家上市公司2021年利润均出现较大涨幅。其中,涨幅最大的和邦生物2021年实现净利润30.23亿元,同比增长7284.28%。
对此,中研普华研究员张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新能源赛道受到热捧,光伏玻璃市场需求提升,各地对光伏玻璃新建项目的建设逐渐开始加速,这也加大了对纯碱的需求。目前来看,纯碱企业检修将迎来高峰期,企业的开工率、供应能力将会下降,行业预计仍将维持高景气度,将会处于供小于需的态势。

新兴领域发展迅猛,需求快速提升
1、光伏玻璃快速投产,刺激纯碱需求增长
光伏玻璃需求上升,被广泛应用于光伏组件中。光伏玻璃又称超白玻 璃,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组件。其主要用途为封装硅片,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太阳光透过率及光电转换率,同时可以保护电池组件免受 氧气、紫外线等因素伤害,是一种新型高科技玻璃品种。随着科技发展, 光伏玻璃的应用场所也愈发增多,包括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建筑 顶棚、玻璃幕墙等,需求逐渐提升。
双玻光伏组件的兴起提高了玻璃用量。随着各类定制化和互补型电站 的兴起,以及一些光伏建筑一体化建筑设计的使用,双玻光伏组件的市场 需求度逐渐越来越高。传统光伏组件的背面材质采用柔韧性较好的多层 PET 复合背板,而双玻光伏组件背面则采用压延钢化玻璃替代背板,因此 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玻璃用量。
预期光伏装机规模大幅扩大,光伏玻璃需求上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CPIA)数据,未来几年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有持续、快速上升。在环保 意识日渐提升、碳中和战略得到世界认同的大背景下,预计 2022 年乐观情 况下全球新增装机量可达 225GW,同比增长 32.4%,其中,国内新增装机 量为 75GW,同比增长 15.4%。作为光伏装机的重要组件,光伏玻璃的需求 也有望迅速提升。
短期新增产能多,将大力推动纯碱需求。2021 年,光伏玻璃头部厂家福莱特、中航三鑫、信义光能分别有 43.8、21.9 和 36.5 万吨的新增产能投 产。根据百川盈孚数据,目前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为 1289.9 万吨/年,2021 年新增投产产能占比为 7.9%;2022 年 2 月,全国光伏玻璃产量为 83.4 万吨, 同比提升 9.8%。光伏玻璃产量在短期内有显著提升,对上游纯碱需求也将 维持在高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碳酸锂持续扩能,纯碱消耗增加
纯碱在提取碳酸锂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消耗量大。碳酸锂生产工艺 按原料不同可分为两种:矿石提取与盐湖卤水提取。两种工艺的生产过程 均需要通过加入过量纯碱使溶液中的锂离子沉淀。根据雅化集团在投资者 平台表示,理论生产 1 吨碳酸锂需消耗 1.8 吨纯碱之多。
短期内,碳酸锂产能高速扩张,预计对纯碱需求大幅增长。2022-2023 年,将有天齐锂业、昆仑锂业等 23 家企业启动投产项目,新增碳酸锂产能 合计达 21.8 万吨,行业保持高速扩张。其中,昆仑锂业新增投产最多,预 期增加产能 3 万吨。若全部投产计划按期执行,理论上将对应增加 39.24 万 吨纯碱需求。
碳酸锂价格持续攀升,带动上游纯碱需求。2019、2020 年全年及 2021 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保持在 5 万元/吨左右。2021 年下半年起,随着新能 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碳酸锂需求量猛增,其价格也急剧上涨。2021 年 8 月初至 2022 年 3 月 27 日,碳酸锂价格从 8.85 元/吨迅速升高至 51.75 元/ 吨,涨幅超 5 倍。为促进锂价格的合理平稳运行,2022 年 3 月 18 日有相关 部门约谈了部分锂盐企业。但目前碳酸锂的市场平均报价仍保持在 51.75 元 /吨的高位。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持续高企,厂家生产意愿强,同时带动对生 产原料纯碱的需求提升。
一季度纯碱市场解读:产能降、产量增、供应宽松
2022年,纯碱整体产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总产能3245万吨(含僵尸产能),同比2021年减少170万吨,下降4.98%,产能主要变化体现在连云港碱业退出、中海华邦的拆除及个别企业的产能调整。从目前装置投放进度和规划看,2022年纯碱产能难有大的波动,投产计划多数集中在年底。
隆众资讯数据监测,2022年一季度纯碱产量725.61万吨,同比2021年同期增加6.62万吨。2022年一季度纯碱在产开工率86.37%,同比去年同期增加3.19%。2021年一季度纯碱市场走势弱,价格低,阶段性有企业亏损,企业减量生产,导致纯碱整体开工率低;2022年一季度纯碱走势稳中上行,价格重心高,利润支撑及企业检修零散,且时长短,整体开工率高,除此之外,产能基数的变化,对于开工率有影响。2022年虽然产能有下降,但产量同比微增,主要因素在于2021年一季度装置发挥率低,影响产量,今年除个别零散检修外,装置运行相对平稳,产能利用率高,导致一季度产能降,产量增的局面。
2022年一季度,纯碱需求稳步增加,其中光伏产能释放。隆众资讯数据监测,20221-2月纯碱消费量521.87万吨,其中1-2月平均进口3.41万吨,出口8.32万吨。3月进出口尚未公布,以1-2月的进出口平均值作为3月的量测算消费量,预估3月消费量243.24万吨,因此2022年一季度总消费量765.11万吨,同比2021年同期消费量增加60.46万吨。截止到3月31日,浮法玻璃在产日熔量172135吨/日,同比2021年年底减少1200吨/日,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46180吨/日,同比2021年年底增加3550吨/日。其中,2022年一季度浮法和光伏纯碱消化388.90万吨,轻质纯碱需求376.21万吨。纯碱消费量的变化,一方面在于下游需求的真正消耗和进出口环节,另一方面社会环节的储存。从消费量的变化看,2022年一季度消费量稳中有涨。

纯碱市场景气上行
近5年国内纯碱产能增速较缓,我国纯碱供给面临落后产能退出,新增产能受限的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内全国拟新增产能合计 669 万吨。从投产时间来看,2021 年共新增投产 44 万吨,2022 年拟增 85 万吨,2023 年拟增 540 万吨。新增产能短期内数量较少,投产期较长。
退出产能方面,2021-2023年全国合计退出氨碱法产能190万吨,占2021年全国总产能的5.6%。库存端,2022年以来,国内纯碱工厂库存由年初的150万吨下降到2月25日的103万吨。根据纯碱库存的季节效应,预计下半年在需求的带动下库存将有望回落。
需求方面,纯碱总消费量稳定,疫情后经济复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纯碱消费量同比增长8.61%,为历年最高。下游应用来看,纯碱产业链下游包括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光伏玻璃、硅酸盐、洗涤剂等。其中平板玻璃、日用玻璃、光伏玻璃占比最高,分别为 46.8%、16.8%、8.2%。
平板玻璃中,根据工艺不同可分为浮法玻璃与压延玻璃,其中前者占比约90%。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浮法玻璃在房地产领域需求较大,需求占比达 75%。此外,在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也均有应用。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上游原料的需求日益扩大。以光伏发电和电动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纯碱需求的主力增长点。
供给吃紧、需求旺盛的背景下,2021年年初以来,纯碱价格大幅上涨,截至2022年3月25日,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市场价分别报2543元/吨、2643元/吨,仍处于上行通道。
综上,短期来看,2022年国内纯碱产能增长有限,下游需求有待释放,供需或将趋紧;长期来看,新能源产业带动纯碱需求增长,纯碱行业将有望迎来景气上行。